1. 老Mac究竟有多老?
所謂的老Mac其實還有以下幾個程度可以分別:
1.老到沒辦法裝最新的系統而且跑的也有點不夠快
2.老到沒辦法裝最新的作業系統,但一般應用都是順暢
3.有點老,可以裝最新的系統,但不是全部軟硬體功能都能使用,手感順暢
4.說不上老,只是不是最新機種,可以裝新的系統,所有的功能也都可以支援,手感快速
會有這樣的差異主要還是硬體造成的差距,但是,新的一定比較好嗎?
2. Mac的新舊機種差在哪裡?
Mac的筆電跟桌機跟一般電腦不一樣的地方是,硬體都是由蘋果設計好安裝上去,所以不能隨意升級硬體,但是幸好以往的舊機種還可以有一些小幅度改裝,可以自行更換 2.5″ SSD、升級成雙硬碟、升級記憶體等,但是,現在的機種都不行這樣做了。
2009年款,改裝簡單,至今仍有許多人在使用
Mac 電腦的硬體產生比較大的分歧點有三個,一個是MacBook Air,簡稱MBA;另一個是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,簡稱 MBP Retina 或 MBPR;還有一個是 iMac 薄款。 這幾款電腦產生的最大差別就是,自己要更換升級硬體變得相當不容易。為了輕薄,將可升級的空間都去除掉,或者變得難以更換:
MacBook Air:記憶體焊死,所以當初購買的時候沒有升級上去的話,以後不可能升級。但是SSD還有可以升級的空間,但是2013年以後改款為PCI-E SSD之後,價格相當高昂,使得升級SSD也變成不太會考慮的選項。
MacBook Pro Retina :以往的 MacBook Pro(2011年以前)是可以自由更換記憶體、硬碟,以及可以將光碟機移除改裝成雙硬碟,但是進入MBPR的時代以後,只剩下SSD可以升級,但是同樣的,2013年機種改款成PCI-E SSD,也是價格高昂讓人對於升級卻步。
薄款 iMac:這一台集結了許多特點,記憶體焊死(27吋還可以自己升級)、硬碟不好升級、SSD必須使用蘋果特規SSD,最厲害的地方是,螢幕玻璃是使用膠黏上去的,沒有原廠的膠貼,拆開就裝不回去,所以一般人是無法自己DIY。
2012年款MBPR,幾乎無從下手
所以時至今日,我個人還是喜歡比較舊款的Mac,因為價格不高,又可以透過小升級就能夠使得效能有明顯的進步,現在的機種相較之下會覺得蘋果很努力的賺客戶的錢。
3. Mac的新舊機種效能差距? 可以透過 Geekbench 來做比分